《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2018年院士工作站工作总结

部分:综述

2015年10月21日,九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文同意建立“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旨在大力实施人才强水战略,促进九江水利事业的发展及提高水利科学研究水平,重点研究解决水利工程上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战略咨询、合作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联合技术攻关,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共建科研实验室,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民生水利的新发展,促进人水和谐,推进市级水务一体化改革。

2016至2018年间,我院与院士团队先后合作了《九江市甘棠湖和南门湖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新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材料研发及其在中小河流中的应用推广》、《鄱阳湖星子—湖口入江水道段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应用》等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我院与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九江市甘棠湖和南门湖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为改善两湖水环境质量的长江引水方案论证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星子—湖口入江水道段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应用》在《九江市芳兰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日)》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项目中得以应用,结合水功能区划,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排污口设置后废污水排放进行了模拟预测,论证分析了废污水排放口设置对鄱阳湖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以及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产生的影响,并对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报告获得技术审查专家的一致好评。论证报告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目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5万元,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对我院拓展新市场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7年在院士及其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院完成了3项水环境修复方向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初稿。2018年7月31日,我站申报了《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生态浮床》和《一种适用于大型浮水植物控养的生态浮床》3项,其中《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生态浮床》为发明和实用新型“双报”,《一种适用于大型浮水植物控养的生态浮床》为实用新型。目前,3项均已受理。

另外,根据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需要,我院申报的《长江九江段水沙、营养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数值模型的应用研究》、《分层组合的半封闭生态浮床水质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的一般科研项目顺利列入《2018年江西水利科技项目需求建议库》,为推进项目立项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4月,在省市水利系统有关部门的组织及督促下,我院院士工作站以《生态浮岛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应用推广》为题,申报了江西省水利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18年8月15日,提交了《城市湖泊内源污染释放规律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和《湖泊水环境变化与底质微生物演变关系研究》等两项科研项目需求建议。

与我站合作的为河海大学王超院士及其团队,进站团队数量1;共合作实施项目2项(其中已完成1项);实现技术突破0项;转化院士工作站科研成果0项;获授权0项(其中发明0项)、受理3项(其中发明1项);获省级、国家奖励各0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5万元;引进硕士3名、博士1名、培养副高3名、引进副高1名等重要成果。

第二部分:2018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概述:2018年按照“人才强水、攻坚克难”思路,重点围绕“水环境修复技术、水环境数值模拟及应用”开展工作。

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了战略咨询作用,《鄱阳湖星子—湖口入江水道段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应用》为九江市芳兰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日)》入河排污口的合理设置提供技术支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获得行业认可。我站也有序推进了申请工作,相较往年进步明显。另外,我站根据实际需求已申请搭建遥感航测技术应用平台,加强3S技术应用研究,以进一步加强设计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2018年院士工作站工作的综合数据:2018年共投入院士工作站建设经费50万元(其中院士工作站运行经费11万元);重点实施的项目是《鄱阳湖星子—湖口入江水道段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应用》;实现技术突破、转化院士工作站科研成果各0项;获省、国家奖励各0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5万元;获授权0项(其中发明0项)、受理3项(其中发明1项);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硕士、博士以及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选各0人等。

三、2018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领导重视,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

2018年3月,在市局和院领导的协调推动下,院士工作站与河海大学王超院士及其工作团队续签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市财政继续提供50万/年的工作站建设运行经费。

2018年6月5日下午,省科协罗龙处长、南昌市科协杜敏主席及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闵霞主任等组成的专家团一行,在我市科协主席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就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院曹林院长就院士工作站建站经费、运行情况、人才建设等方面情况的汇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院院士工作站取得工作成效,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根据会议意见,我站积极修改并丰富了省级院士工作站申报材料,重新提请审核,于2018年11月20日获得省级院士工作站建站资格。

2018年6月20日,院士工作站管理服务人员参加了“2018年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巡讲暨院士专家工作站认证工作培训会”。会后,我院积极筹备认证,于2018年7月提交市级院士工作站认证申请,目前已通过审核。

努力作为,为水利事业发展出谋献策

2018年9月,我院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承担了《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的子项目《九江市芳兰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日)》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

在项目论证过程中,九江院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查勘,调查收集项目建设区基本概况、建设方案和排污口设置方案,以及鄱阳湖的水文水质、水生态和水功能区划成果等资料;根据大量调研成果,论证分析了项目建设区域内环境现状,特别是废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鄱阳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状况;结合水功能区划,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排污口设置后废污水排放进行了模拟预测,论证分析了废污水排放口设置对鄱阳湖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以及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产生的影响,并对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报告获得技术审查专家的一致好评。论证报告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对我院拓展新市场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序推进,为提升科研实力未雨绸缪

2018年4月,在省市水利系统有关部门的组织及督促下,我院院士工作站以《生态浮岛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应用推广》为题,申报了江西省水利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2018年7月31日,我站申报了《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生态浮床》和《一种适用于大型浮水植物控养的生态浮床》3项,其中《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生态浮床》为发明和实用新型“双报”,《一种适用于大型浮水植物控养的生态浮床》为实用新型。2018年10月25日,初审合格。

2018年8月15日,提交了《城市湖泊内源污染释放规律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和《湖泊水环境变化与底质微生物演变关系研究》等两项科研项目需求建议。

另外,近期根据九江地区水系发达,周边山沟壑纵横、错综复杂,水库、沟渠布局散乱,植被多样复杂,具有“大江大河,山重水复”的特点,我院院士工作站在调研3S技术发展应用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已申请搭建遥感航测技术应用平台,开展3S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研究,为九江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部分: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根据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总结,目前我站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下几点:

1、我院院士工作站的建站目的是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我单位目前业务主要为水利工程设计项目,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包括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水文化构建等),特别是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水文化构建等方面尚缺乏工程经验,因此现阶段院士工作站的具体工作任务仍处于摸索阶段。

2、当前在九江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发挥平台技术作用的机会尚比较缺少,因此院士工作站开展应用推广研究的工作平台仍比较少。

3、本身的科研硬件条件较差,人员配置仍需要优化。

4、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完善相关人员的激励奖励机制和经费使用机制。

今后的努力方向:

1、调查市场,根据九江地区的实际建设需要,有顺序的开展研究及技术应用推广工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加强技术平台建设。

3、完善相关人员(特别是技术攻关人员)的激励奖励机制和经费使用机制。

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2019年工作计划

部分:目标与工作思路

1、继续发挥我院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的优势,争取相关的咨询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2、力争搭建遥感航测平台,加强3S技术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以此积累平台建设经验,促进后续平台建设工作。

3、鼓励相关技术人员申请技术。

4、初步明确院士工作站激励奖励机制和经费使用机制。

第二部分:工作要点与创新举措

工作要点:遥感航测平台建设工作,其目标:2019年上半年完成设备引进及人员培训工作,下半年争取实地应用,并结合相关项目推动3S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升我院在水利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技术实力。

创新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聚焦“政府战略咨询、市场需求、平台建设、成果推广与示范”,进一步提升建站成效。其主要的工作目标:

1、根据政府需求,与院士专家团队积极沟通,继续做好战略咨询服务。

2、进一步加强水动力水质数模的应用,提高设计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3、以遥感航测平台建设为基础,根据实际需求搭建更多的技术平台,提高我院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分工有序,合理推进,加强自身硬件条件建设。

4、在合适的工程项目中,建设合理规模的示范工程,促进水环境治理技术成果的推广。

 


附件2:

 

 

2018年江西省省级院士工作站工作统计表

 

 

 

 

 

 

建站单位(盖章):

九江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

填表人(签名):

朱华刚

负责人(签名):

曹林

填  报  日  期:

2018.12.25

 

 

 

 

 

 

 

 

 

 

 

江西省院士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8年12月20日

江西省省级院士工作站工作统计表

一、建站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

单位性质

事业

法人代表

曹林

联系电话

13907024925

成立时间

2000年3月

注册资本

360万(万元)

是否为规模以上企业:是□  否√

是否为上市公司:是□  否√

单位是否已建立科协组织:

是□  否√

是否由单位科协负责院士工作站工作:

是□  否√

单位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九瑞大道56号

二、院士工作站基本情况

工作站名称

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

建站时间

获批市级站时间

获批省级站时间

2015.10.21

2018.11.20

分管领导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吕胜统

副院长/高工

办公:0792-8559082

手机:13970249878

管理机构

院士工作站管理办公室

管理机构

负责人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桂彩云

专职副书记

办公:07928585202

手机:13970249063

电子信箱


管理机构

联系人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朱华刚

院长助理

办公:07928587924

手机:

电子信箱

zhghhu0207@163.com

通讯地址

江西省九瑞大道56号

邮编

332000

三、引进院士及项目合作情况

1、引进院士及其团队情况

院士姓名

王超

引进时间

2015.10.21

院士任职单位

河海大学

联系电话

13505159645

院士管理机构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王沛芳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环境工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侯俊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副研究员

环境工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钱进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副教授

环境工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敖燕辉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副教授

环境工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胡斌(变更团队人员)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讲师

环境工程

(注:引进多位进站院士的,请复制此表分别续后填写;引进院士有变故的,请在院士姓名栏中注明)

 

 

 

2、院士建站签约项目合作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签约时间

合作院士

项目完成情况

已完成的时间

正在

实施

1

九江市甘棠湖和南门湖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

2016.7.7

王超

2016.12


2

新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材料研发及其在中小河流中的应用推广 王超

2017.1.5

王超


正在实施

3

鄱阳湖星子—湖口入江水道段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应用

2018.9.5

王超

2018.12








 

3、建站后新增项目合作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签约时间

合作院士

项目完成情况

已完成的时间

正在

实施































(请按时间顺序填写建站以来的合作项目情况)

四、2018年院士及其团队入站指导、驻站工作情况

1、2018年院士入站指导情况

院士

姓名

到站指导

具体时间

天数

指导的主要内容

王超

2018.05.21~05.22

2

九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咨询

王超

2018.09.04~09.05

2

鄱阳湖入江水道数值模拟项目技术难点咨询





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指院士在现场工作时间或开展专题讲座、报告、培训、技术指导情况以及与单位开展项目对接、战略咨询等活动的情况

2、2018年院士团队专家驻站工作或入站指导情况

专家姓名

指导方式及数量

入站指导天数

通过视频、电话、邮件等方式远程指导次数

王沛芳

5

3

胡斌


10

钱进

5










合计

10

13

 

 

五、2018年经费投入情况

经费

性质

日常运

行经费

基础建

设费用

举办有关

活动费用

其它

费用

合计

财政拨款(万元)

11

6

4

29

50

自筹资金(万元)






合计

11

6

4

29

50

六、2018年取得的主要成果

(指院士团队与建站单位团队合作取得的成果,不包括与本院士工作站无关的院士团队成果)

1、2018年项目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立项情况及级别

获奖级别及等次





















 

 

 

 

 

 

2、2018年实现的科研成果

1)成果统计表错误!链接无效。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2018年受理数量

1

2

0

2018年授权数量




建站后累计授权数量




2)其他知识产权成果统计表错误!链接无效。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临床新药批文

农业新品种

2018年统计数




建站后累计数




 

3)技术突破成果统计表


2018年技术突破统计

建站后技术突破累计

新产品研发



新产品产业化



新材料研发



新材料产业化应用



新工艺研发



新工艺产业化应用



合   计



4)当年出版专著(  )部,建站以来累计()部;当年在SCI、EI、ISTP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建站以来累计(1)篇。

5)当年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项、国家标准( )项,建站以来累计( )项;当年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项、国家标准( )项,建站以来累计( )项。

6)举办或参与举办跨地区的行业性学术研讨活动(  )次,建站以来累计( )次。

3、2018年科研成果转化及效益情况

序号

已转化科研成果名称

已实现经济效益

(万元)

预期经济效益

(万元/年)













 

4、2018年人才引进成果

序号

姓名

职称

主要荣誉

引进时间

引进方式

(刚性/柔性)

1

杨俊

硕士


2018.9

刚性













5、2018年硕士以上自有人才培养成果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培养方式

培养成果或进展



















七、2018年新建管理服务机构、制度和平台情况

新建机构名称

1.

2.

新建制度名称

1.

2.

(包括新建的有关制度,尤其是有特色有成效的奖励、激励制度等)

新建平台名称

1.

2.

(包括当年新建的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互联网平台等)

 

 

 

 

 

 

 

 

 

八、建站带来的社会效益

对建站单位发展的影响

自院士工作站建立以来,通过多方协作开展了战略咨询、技术指导、专题讲座及项目合作等一些列相关工作,使得我院技术人员深刻认识到水生态水环境在工程设计应用的重要性,促进了我院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和技术的推进。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我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对我院拓展新市场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与大多数企业院士工作站不同,我院院士工作站的建站目的是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水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提高九江市的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

同行专家评价和领导重视情况

建站以来,领导高位推动我院院士工作站建设,市财政支持力度大;另外,我院院士工作站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方面获得了专家们的好评。

 

 


上一篇: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 2017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2019年院士工作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