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协的关怀指导下,通过工作站专家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水利设计院院士工作站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水利建设,提升生态水利的新发展,在促进人水和谐、推进水利改革和发展等工作领域上已初见成效。现就2017年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
自院士工作站建院以来,市领导和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站的建设。赵伟副市长多次参加院士工作站的座谈会,密切关注工作站的各项项目课题和工作进展;我院在年初制定2017年计划时,就将建站事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多领域、多层次的高位推动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发展。
(一)建章立制,为工作站提供各项保障
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于2016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进站专家王超院士长期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我市很多重点水利规划和重大水利项目的编制、论证与审定,均得到了王超院士的精心指导和把关。为保障王超院士团队的工作环境和院士工作站高效运转,我院每年设立了50万元专款用于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日常工作,为工作站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科学教研场地,配备了办公设施和有关的仪器设备,建立了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高效运转。
(二)领导重视,为院士提供多方面照顾
今年8月份,应市委、市政府邀请,我们通过登门拜访、电话沟通、送邀请函等多种形式,邀请到王超院士一行来庐山疗养。疗养期间还得到了杨伟东书记和林彬杨市长等市领导的亲切接见。
二、努力作为,积极为水利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围绕我市水生态、水环境等重点领域,今年工作站引进了王超院士及其团队,通过与水利设计院的合力攻关,院士工作站运行顺利,为我市水利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智力与技术支持。
(一)为两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城区“两湖”犹如镶嵌在九江老城区的一双明珠,对“两湖”治理进行治理,是九江历届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院士工作站建院以来的重点实施项目。我院院士工作站的王超院士作为两湖治理专家咨询组组长,今年内多次组织国内专家学者来浔考察,对两湖的各项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和严格把关。今年初承担的《九江市甘棠湖和南门湖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通过搭建甘棠湖、南门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采用从长江调水引流配合截污减排、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共同缓解湖泊水环境恶化问题,拟定近期(2020年)水质目标Ⅴ类,远期(2030年)预期到达Ⅲ类,维持两湖景观水位在15.62m。同时依据不同的气候典型年,配合入湖污染负荷削减方案,研究在引入长江水的情况下湖泊水质改善情况,是否能够达到近期、远期水质目标,为改善两湖水环境质量的长江引水方案论证提供科学依据。由王超院士任组长,省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九江市甘棠湖、南门湖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进行了评审,王超院士提出了方案编制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结合城市防洪和排涝规划,制定治理方案,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水利的新发展,促进人水和谐。
(二)为水利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引才的关键在引心,留人的根本在事业。依托院士工作站,我院引进了河海大学一名博士,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两名水利方面的硕士,为我院聚集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建站,引导创新要素向我市水利行业集聚,努力使水利设计院能够成为九江水利事业创新的平台,成为成果转化的平台,从而带动九江水利队伍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创新争先的良好环境。
三、加快进程,致力于我市水利设计事业长远发展
如果说2017年是院士工作站的巩固年,那2018无疑是成果的创新年。新的一年,我院领导将把院士工作站的工作纳入全院的重点工作总体部署,努力将工作站的建设迈向新阶段。
(一)更多开展活动,争取更多指导。项目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核心,是院士专家与地方对接合作的载体。今年王超院士团队参与审查的两湖治理、开天湿地公园等项目成果颇丰,明年我院将争取为工作站提供更多项目,争取到更多指导,让院士工作站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二)努力培养打造出一支全市专家队伍。新的一年,我院院士工作站将围绕九江水利设计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强科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把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院士工作站打造成“人才培养基地”、“水利设计新成果转化基地”、“水利设计技术推广基地”,努力推动九江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
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
2017年10月26日